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眼就相中了
寒门崛起 by 朱郎才尽
2019-5-16 20:36
炊烟袅袅,狗吠鸡鸣;落日西下,漫天红霞。╦,
下河村的黄昏,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看多少遍都不会腻。
朱平安在落日霞光中,从李大财主家回到了下河村,还未到家门口就听到一阵喧嚣和吵闹声,远远看去围在自己家门门口也有不少村里人。
怎么了?
朱平安带着疑惑走了过去,在家门口看热闹的村人看到朱平安走来,纷纷打了招呼,给朱平安让开一条路。朱平安也都一一回应,从乡人让开的道走了进去。
然后就看到了祖父祖母及大伯一家正在自家门前,母亲陈氏及朱父也在,母亲陈氏脸色有些不太好。
大伯一家在吵闹,不过并不是跟自己家。
朱平安向祖父祖母问好后,走到了父母身边,看了下吵闹的大伯一家,又看了看满是嘘笑看笑话的乡人,便走到正在吵闹的大伯一家跟前劝解。
“大伯,大伯母,还有俊哥,在门口站着干嘛,进家去啊,有事咱坐着喝杯茶慢慢说。”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即便是分家了,但是一笔写不出一个朱字。
大伯母正在教育朱平俊起劲,不太想进家去,大伯倒是听了朱平安的劝很是斯文儒雅的点了点头,祖母说了大伯母一句,然后大伯母便拉着朱平俊的胳膊跟着祖母进了朱平安家。
随着大伯一家进了朱平安家,围观的群众也都识趣的和陈氏等人打了个招呼便各自回家了。
朱平安跟着父母最后进的家,走到家里发现大伯一家在屋里仍兀自吵个不停。谁都拉不住。
从大伯一家的吵闹中,朱平安大体也听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主要是围绕给朱平俊说亲而引起的家庭内部纠纷,前些日子有媒人找到了大伯母。要给朱平俊说一个亲事。据说女方家庭还不错,女方父亲还是个秀才,家里还有不少良田,过的也很富庶。大伯母一听就高兴的不行,不过也没有当口答应,等找到了大伯说了一下,大伯一听女方家父亲是秀才,自然也是非常高兴,有个秀才亲家。自己以后也是多有益处。
另外,这些日子大伯及大伯母被朱平安家的喜事压得喘不过气来,自己家终于也有大好事了,看看,秀才老爷家主动跟自家结亲家,多有面子啊,这都属于高攀了。大伯和大伯母两人都非常满意,祖父祖母也是同意的,不过哪想到朱平俊那根筋不对。就是不同意。
在古代可是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大伯和大伯母便用父母名同意这门亲事,即便父母之命,也需要朱平俊配合的。不过这货死活不配合,愣是不同意,所以就导致产生了这个吵闹的场景。
“俊儿。你就听娘一句劝吧,乖乖跟着王媒婆纳采去。”大伯母苦口婆心的劝道。
“不去纳采。不去!”
朱平俊脑袋往上一扬,抱着胳膊。脚巴巴的点着地面,整个人一晃一晃的。
纳采,就是跟如今相亲差不多。在古代,中国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好好表现,争取打动女方父母的心,获得女方青睐。之后,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完成纳采。
朱平俊这般坚决的不去纳采,婚事自然成不了,大伯及大伯母心心盼着这个婚事给长房涨涨脸呢,自然对朱平俊软硬兼施。
“俊儿啊,娘怎么会害你呢。人家女方家好着呢,人家爹可是秀才老爷,家里也有数十亩良田,你要是娶了这姑娘,以后可是吃穿不愁。娘给批过卦,你可是文曲星下凡,说不定就应在这了,你老丈人是秀才老爷,还能辅导你学业,以后你能考状元呢。”大伯母苦口婆心的劝导朱平俊。
“不去,娘,你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了,我干嘛要靠她们,你没听过吗,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还得靠自己。”
朱平俊晃着腿,一脸的自信,神采飞扬。
文曲星下凡?
看着晃荡着腿、神采飞扬、一脸自信上山就能骑虎下水能擒龙的朱平俊,朱平安感觉一群草泥马在他头顶呼啸而过。话说,自己上次去拜访孙老夫子的时候,孙老夫子还在感叹朱平俊朽木不可雕呢,而且村里对朱平俊的风评可是相当的负面......
听着朱平俊吊儿郎当的说着: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还得靠自己。
朱平安心里面,莫名的想给他纠正一下: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跑,靠自己自己屁本事没有,这可怎么好!!!当然,朱平安是不会说出口的。
“靠自己?你等着喝西北风啊。”大伯在气头上倒是说了句实话。
“呵,咋不能靠我自己了,这次人家有意跟咱家结亲不也是因为我。我娘刚才还说了呢,人家王媒婆亲口说,说那姑娘一眼就看中了我!”
朱平俊扬着头,一脸的骄傲。
“那你作何不去?”大伯一脸气愤。
“大丈夫何患无妻!我这还没去相亲呢,秀才家的闺女一眼就相中我了。等我明年去考场考上一把,像彘儿似的中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就一个秀才家的闺女......”
朱平俊说着,脸上满是不屑的神情。
呃,这就是被突如其来的惊喜冲昏了头吧,朱平安有些无语,俊哥把科举考试看得太容易了,说的科举考试好像自己家开的一样。
而且,对于王媒婆给朱平俊说的这个媒,朱平安还是很有疑惑的。并不是说看不起俊哥,而是简单的分析一下事实,俊哥现在一事无成,在村里风评还不好,大伯年年考也没考上秀才;人家女方是秀才世家,家里还有数十亩良田,完全可以找更好的,怎么会一眼就看中了俊哥呢,一见钟情什么的,都是里胡扯的,尤其是在封建的大明,女子都是养在深闺的,尤其是秀才家,礼教肯定更严格,那会有机会在外面一眼看中俊哥呢,除非......
想到这,朱平安不着痕迹的问了大伯母一句,“大伯母,是王媒婆说那姑娘一眼就看中了俊哥吗?”
大伯母闻言,一脸的骄傲,“那可不咋的,人家王媒婆都指天发誓说人家那姑娘一眼就看中你俊哥了,还赌咒说有一句假话就倒找我十两银子。”
“大伯母,嗯,在应下这门亲事前还是私下去打听一下这位姑娘吧。挺好的话,我相信俊哥会去的。”闻言,朱平安脸上有一抹古怪的神色,欲言又止。
那媒婆完全是欲盖弥彰。
朱平安隐约猜测,那秀才家的姑娘应该是身体有毛病,如果没猜错的话,或许是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不然应该可以找更好的。当然,这话自己不能随意说出口,在大明,女子的名声简直比命还重,自己不能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说没有根据的话。
如果大伯一家仓促应下,等以后娶回家发现新媳妇真是一只眼睛瞎了的时候,再找媒婆理论,估计就会有以下对话了。
大伯母:“老王,你给我家俊儿介绍的媳妇,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你赔我媒钱,再多给我十两银子。你当初说的,有一句假话就倒找我十两银子!”
王媒婆:“是有一只眼睛瞎的。”
大伯母:“你骗我们,当初怎么没告诉我们,给钱。”
王媒婆:“我怎么没告诉你们了!当时我就说,那个姑娘一眼就看中你家俊儿了!”
在朱平安善意的隐晦的提醒了大伯母后,大伯母看向朱平安的目光有些异样,感觉朱平安可能是嫉妒自家俊儿找了门好亲事吧。
“嗯。”
所以大伯母只是搪塞的应付了一声,根本没有重视朱平安的话。
你就不能消停一晚嘛
残阳血色尽褪,暮色渐渐浸染天地,朱平安慢慢向着客栈的方向走去。
街道边还有诸多小吃传来阵阵香味,店家趁着夜禁前最后一段时间多做些生意。明朝夜禁规定明确,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宵禁封锁道路是吧,那我傍晚出去就不回来了,玩一晚上等早上再回来,诸如上次大伯等人便是;或者偷偷摸摸从臭水沟、灌木丛中溜走,跟你打游击。另外,夜禁也仅是针对内城而已,在外城则是相对宽松得多。
路过一家小吃时,朱平安被散发的诱人香味吸引了。
“油炸银鱼了,好吃不贵,公子可要来些。”店家是一位年轻夫妇,男的在摊前招呼道。
他们摊前有一桶活蹦乱跳的银鱼,体半透明,细小银鱼外形柔软,前部近圆柱形,后部侧扁。头长而平扁;头顶骨骼很薄且半透明,从体外可看到脑的形状。朱平安来安庆府时也多次听过银鱼的大名,据说这种鱼只能活一年,银鱼别名叫“破娘生”,原因是这种鱼在产卵的时候会游到布满鹅卵石的浅滩,拼命的用肚子去磨石头。为了能够磨破肚子产卵,等生下小宝宝,这些银鱼母亲就会因为肚破肠断而死去。所以这种鱼又叫“破娘生”。
银鱼是裹着面粉炸的,当然还有其他作料,看不出来罢了,炸好的银鱼,通体金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可否尝下味道?”朱平安止住了脚步,问道。
店家用行动代替语言,端了一盘刚炸好的银鱼,并一双筷子,递给了朱平安,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
用筷子加了一个,稍微吹了一下,放入口中,味蕾中满是嫩,脆、爽口、清香,柔弱无骨,令人不由食欲大开。
“嗯,味道好极了,给我来一份,呃,两份吧,劳烦店家给我包起来。”朱平安放下筷子,将盘子还给店家,满意的点头。本来准备要一份的,但是想起了家里那只馋肉的狐狸精,便改口要了两份。
“好嘞,公子稍等片刻。”店家热情的招呼朱平安暂坐片刻。
很快,炸好的两份银鱼便用一种粗糙的纸包了起来,用绳索打结,递给了朱平安。
朱平安接过两份油炸银鱼,问了老板价格,便从兜里数了二十文钱递给老板。
老板接过钱,道了声“公子若是喜欢,下次不妨再来。另外本店尚有自酿的‘太湖封缸酒’,银鱼佐酒最好不过了。”
朱平安略微思索了一二,想起了家里那只狐狸精已经数天嗷嗷叫着无酒无肉饭不欢了,此场考试倒也顺利,不若索性一次满足了她,于是,朱平安便付钱拎了一小坛店家用糯米自酿的“太湖封缸酒”,又在客栈大堂买了五个肉包子、两碗米粥、一碟脆口小菜用食盒装了,一并带回房间。
刚打开客栈门,便见那妖女如狼似虎的扑了过来......一把将朱平安手里的饭盒抢了过来,就像饥民一样。
朱平安愣了半秒才反应过来,对面桌上,妖女已经坐在桌上斯斯文文小口小口却飞快的吃了起来,一口油炸银鱼,一小嘴肉包子,还能抽空灌一口太湖封缸酒,可谓风卷残云一样......
“至于嘛,以前每天不是也有一道荤菜嘛。”朱平安关上房门,淡淡的说。
“咒语吗?你捉的轻巧。”妖女口中含着食物,说话有些不清楚,灌了一口酒将食物吞咽下去,又重复了一遍她刚才说的话,“至于吗,你说的轻巧,我一整天没吃东西了,你那该死的大伯自大清早就跟几个酸儒在大堂门口吃吃喝喝,又是白天,我又不能跳窗户走房顶!你一天不吃不喝试试!”
呃
好吧
朱平安便也释然了。
少女吃了一份油炸银鱼两个肉包子多半坛酒,就着小菜只喝了半碗粥便开始打饱嗝了,架势很足,饭量却不是很大。
朱平安不急不慢将剩下的饭食全都扫进了肚子里,除了那坛剩下的太湖封缸酒,此时朱平安也比那妖女好不到哪里去,考场饭菜难以下咽,晚饭也没吃,所以三两肉包子并这些饭菜也仅仅是让朱平安感到九成饱而已。
“看你买了这些好吃的,想必考试定然不错吧。”
酒足饭饱之后,妖女笑吟吟的托着下巴看着朱平安收拾碗碟,娇笑着问道。
“不至于落榜就是了。”朱平安没有抬头,将碗碟都收拾进食盒后,说了一句。
“你们这些个读书人就是不爽快,好就好嘛,还非要说个不至于落榜,憋屈不憋屈。”少女哂笑道。
朱平安闻言抬头看了少女一眼,淡笑道,“你就是对我们有成见,若我刚才自信满满,你便会说我们这些个读书人最是自大了。”
“难道有错吗?”少女托着香腮,笑吟吟的反问道。
这就是古代版的愤青了,朱平安没有和她继续辩论,将东西收拾好之后,便将食盒还给了客栈。
回到客栈后,朱平安便点了油灯,挑亮灯芯,将翻得发黄的手抄本复又认真看了起来。今天四书五经题虽然成竹在胸,但也看出四书出题愈发刁钻。毕竟四书五经就这点东西,每年都要考,一般还不能重复,要是放在教育机构发达的现在,估计早被龙门、黄冈、新东方分析得体无完肤了。命题重复,考官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出一些新奇的题目,甚至把完整的句子截头去尾,或者将几句内容互不关联的话凑在一起,将本来不当连的地方连起来,就像床前明月光,小人长戚戚一样。这种题目叫截搭题,种类分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隔页搭,这种出题可以保证不会重复,但也会大大增加了难度,本来就不在一起,牵强附会硬是将他们弄在一起,个别考题能把考生难出翔来。
“你就不能消停一晚嘛,也不顾人家吃不吃得消!”
床上斜靠的少女本来以为朱平安考完这场至少会休息一晚,自己也能好好睡一晚,没想到才上床,这人就又挑灯夜读了,不由撅着嘴巴嗔怪道。
只是这话从妖女嘴里说出口,听到人耳朵里这么怪,消停一晚,也不顾人家吃不吃得消......
不过朱平安却是早已习以为常了,习惯了妖女偶尔冒出的一两句惹人心痒的话。
“话说,你伤也快养好了吧,看你都快养出膘来了。”朱平安一边收拾书桌,一边淡淡的开口,言外之意是,伤养好了膘都养出来了,您老人家是不是该挪窝了。
“哎呦,痛,人家内伤似乎又发作了,我得赶紧睡一觉养养。”妖女在床上娇吟了一声,便拉上被子“养伤”了。
夜深人静,房间唯余偶尔的翻书声,床上的少女早已沉沉睡去,被子下的手也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