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與妖僧

手倦拋書

玄幻小說

明元25年,東都日蝕,舉朝震驚,七日後,關中地動,地火沖天而起,豫州大火三日不滅,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章:父皇來探

太子與妖僧 by 手倦拋書

2024-4-13 22:21

  梁澄沒想到明元帝竟然會親自過來。
  冬日的天黑得快,才過酉時初刻,夜色就已濃稠。
  西風呼嘯,穿堂而過,卷起落葉無數,飛甍檐角下掛著的驚鳥鈴在烈風中,被吹得鈴鈴作響,愈發顯得此處庭院空曠寂寥。
  歸真居坐落在壹大片綠萼白梅裏,大相國寺佳氣榮光,占地廣闊,養僧千人,除了“天下雄”之美譽,還因寺滿寒客,院溢冷香,吸引文人墨客無數。
  方丈為梁澄備下的歸真居,是壹處單獨的院落,隔著穿花廊道,還有無相居和香積齋,與原先的梅林精舍隔水相望,兩片梅林於蓮池東岸交匯,中間壹座八角琉璃亭,端是這大相國寺內最好的去處,因此紅梅精舍變成了皇家寮房,而白梅這邊的院落則成了上客堂,專司接待大德高僧。
  這歸真居已有壹年未有來客,院裏便有些荒蕪,青石板間,是早已枯萎的斷草,梁澄進來時,便覺蕭索,沒有絲毫人間煙火氣。
  暖閣和禪室都已打掃好,梁澄剛換下青色僧衣,就有小沙彌來報,大堂裏來了壹行人,神色間頗為緊張,“居士,好像是宮裏人……”
  梁澄不慌不忙起身,讓小沙彌退下,安喜平跟在他身後,兩人來到正堂,就見明元帝負手立於庭內,四周壹人也無,梁澄腳步壹頓,舉手示意安喜平退下,這才低眉斂目,走到明元帝身後三步遠處停下,撩起前襟,重重跪下。
  “兒臣不孝。”
  明元帝早已過不惑之年,卻因為修煉菩提心經的緣故,看來與三十無異,兩鬢烏黑,面皮紅潤,說是如日中天也不為過。
  大齊歷任皇帝皆儀表瑰傑,體態魁偉,但是明元帝卻是壹副陰柔面貌,清潤雅致,和趙太後像了幾分,另外幾分卻不知像誰。
  這樣的樣貌笑起來令人如沐春風,在百官面前,他也向來優容寬和,但經歷過明元帝繼位那壹年腥風血雨的人,絕不會以為明元帝是個心慈的主。
  此時,他面沈似水,也不轉身,就讓梁澄那麽跪著,冷冷開口道:“妳不是不孝,妳是翅膀硬了。”
  “兒臣不敢!”梁澄重重磕下,額頭毫無阻擋地撞到堅硬的青石板上,發出壹道沈悶的響聲。
  “不敢?”明元帝終於轉身,高高地俯視著腳下的梁澄,見他已經披上壹身緇衣,眼裏怒火更勝,“連先斬後奏都做得出來,妳有何不敢!社君出家,茲事體大,妳竟敢欺瞞於朕!”
  “父皇,兒臣不敢有任何欺瞞,”梁澄額頭不離地,壹雙眼眸晦暗如深,話裏盡是惶恐悲切,面上卻冰封千裏,“兒臣的確受佛祖托夢,京畿久晴無雪,若要解災,唯有兒臣出家。”
  “父皇……”梁澄讓自己發出壹聲顫音,“其實,佛祖說兒臣命格奇特,若能出家,不但壹世安穩,還能護佑社稷,若是……若是繼續做這大齊儲君,不但來日死劫難逃,大齊也會受到天罰,京畿從來未曾冬旱,此次無雪,便是警示……”
  “兒臣身死,不足掛齒,若連累江山社稷,天下蒼生,卻是兒臣萬死不足以消,望父皇寬恕兒臣不報之罪。”
  梁澄說完又是壹個叩首,久久不曾起身。
  明元帝眼裏閃過揣度,目光沈沈,凝視著梁澄順直的脊背,目光觸及梁澄手腕上的血舍利,忽然憶起當年無渡禪師所言,不想竟是壹語成讖……
  良久,明元帝輕嘆壹聲,壹副慈父模樣,摻起梁澄,伸手撫向梁澄的額頭,語氣三分責怪,七分心疼,道:“怎麽如此不疼惜自己,朕也是壹時氣急,妳這孩子,為難妳了。”
  有多久沒見到父皇對他這般親近,梁澄心中壹陣恍惚與酸澀,卻很快被自己強行壓下,這生養之恩,他上輩子早已用命償過,今生,便割斷紅塵親緣,掐滅貪癡,如此便無欲則剛,離於憂怖。
  明元帝見梁澄低頭不語,以為這孩子委屈了,便嘆道:“當年妳周歲之時,無渡禪師曾言,妳此生有壹命劫,唯入空門可破,看來並非虛言,妳手上這枚血舍利便是無渡禪師所贈。”
  梁澄撫上手腕,道:“壹切皆是命數,與人無尤,兒臣亦……亦心甘情願。”
  “罷了,妳便先在此處修行,只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妳又是天潢貴胄,剃度之事,不必再議,佛祖托夢之事,若真應驗,妳便帶發修行,父皇亦不忍見吾兒……受命劫磋磨。”
  “謝父皇垂憐。”
  明元帝拍了拍梁澄的肩膀:“妳舅舅如今班師回朝,再過幾日便要抵京,他向來疼妳,若聽到妳要出家,只怕又急又怒,妳要好好勸他。”
  梁澄心底劃過壹道悲涼,看來這才是父皇親自前來的目的,他的舅舅,李家家主,護國大將軍李度秋,掌西北大軍,壹柄穿雲箭,於千軍萬馬中只取敵軍頭領首級,在軍中聲望烜烈,很受明元帝忌憚。
  但是大齊西有吐蕃,北有突厥,加之各地天災頻繁,國庫不豐,只怕明元帝早就對李家動手了,哪怕李家乃忠烈之家。
  梁澄內心心緒起伏,卻不敢表露分毫,只做乖順模樣,點頭不叠道:“父皇放心,舅舅定能理解的。”
  明元帝心頭滿意,又關心了兩句,便趁夜離去,梁澄站在院門口恭送聖駕,直至明元帝身影消失,仍舊立在門口,壹雙眼眸似煙波浩渺,幽幽地望著遠處。
  不知過了多久,身上被披上壹件銀絲緣邊緞面兔絨罩衫,安喜平的聲音從後傳來,“殿下,風冷露重,還是回屋罷。”
  “喜平,我心裏很歡喜……很輕松……”
  殿下怎麽會歡喜輕松呢,定是在寬宥他,安喜平頓時眼眶壹紅,啞聲道:“殿下……”
  梁澄呵出壹口白霧,笑:“真的很歡喜。”
  “殿下……”安喜平遲疑道:“要是沒下雪……那怎麽辦?”
  “不,三日後,整個京畿必將銀裝素裹,到時……”梁澄刮了下安喜平的鼻梁,“我們就去打雪仗,我還從來沒玩過。”
  “……”安喜平眼淚汪汪,“嗯!殿下!”
  ……
  這兩日東都街頭巷尾,茶館酒肆,無不在談論太子為了天下蒼生,在佛祖面前,立誓出家,尋常百姓不懂其中牽扯,他們只知道,太子為了百姓,放棄似錦榮華,權勢地位,當真是壹心為民,堪稱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
  而朝堂之上亦是唇槍舌劍,吵得不可開交,梁澄雖然沒有結黨營私,但是他這儲君做得也是十分合格,文武兼備,謙遜賢德,仁厚有加,背後又有李家撐腰,支持他的勢力自然不小,如今壹朝出家,毫無預兆,當真叫人措手不及。
  有反對的自然不乏有贊成的,尤其是二皇子黨和四皇子黨,就差拍手叫好,彈冠相慶了。
  明元帝端坐龍椅,將底下人的神色紛紛看在眼裏,不置可否。
  要說這最急的自然是二皇子梁泓,明元帝生有六子三女,二皇子雖非中宮嫡子,卻是長子,母妃蔣德妃乃安國公嫡女,安國公壹府,隨太.祖起家,累世貴勛,族中人才輩出,勢力不可小覷,壹旦梁澄真的出家,那麽二皇子的機會將大大增加,雖然中宮還有個九皇子,但到底年幼,能動手腳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而另壹個可與之壹爭的便是四皇子梁洸,母妃何貴妃,兩個嫡親兄弟壹文壹武,長兄右丞何秉鈺,在士林中頗有威望,幼弟何秉鑠,領左龍武校尉,掌東都西門宿衛營兵。
  其余皇子,或依附壹方,或中立觀望,多年來壹直明爭暗鬥,波譎雲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