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平壤。旅順

寒禪

歷史軍事

壹種更痛的痛 孫中山曾回憶說:“特達之士多有以清廷兵敗而喜者。往年日清之戰,曾親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十章

1894。平壤。旅順 by 寒禪

2018-5-28 06:01

第五十章 國仇
  **************************************
  “野戰郵政局開始營運,士兵們紛紛把早已寫好的家書和郵政儲金寄回國內……”
  **************************************
  “妳說……”這時三兒見遠處小路上有壹隊人正朝這邊走來,有意無意地說:“啥時候旅順會有信來呢?”這些日子三兒無時無刻都想著老家,想著老娘,以至於壹有機會就跟老家老娘扯上關系。
  嶽冬怔了怔,順著三兒的目光遠眺那隊人,思索著三兒的話,心裏又是壹陣戚然。
  小李子鼻子裏嗤的壹笑:“咱們走了壹個月也沒有,哪有這麽快呢?說不定妳娘還在朱翁家門口候著呢!”朱翁是個三兒家附近以替人家寫信為生的落第書生。聽見小李子這麽說,轟隆隆的笑聲頓時爆出。
  “哈!三兒想娘想瘋了!”方臉也笑道。
  “還有小蓮呢!”
  “對對對!”
  “咱小三兒第壹次離開娘親這麽久嘛,當然想娘啦!”其他老兵也紛紛拿三兒開玩笑。畢竟在這些老兵眼中,黑子和三兒等只不過是娃娃而已,尤其是三兒才十六歲,應該是全奉軍最年輕的勇兵了。至於才滿二十的嶽冬,不是聽說過他之前在韓家屯如何脫胎換骨,英勇殺敵,以往壹向膽小怕事的他肯定脫不了他們的“娃娃兵行列”,更不會讓老兵們心悅誠服的稱他做“嶽頭”。當然,雖說是”老兵”,但他們也不過是三四十歲而已。
  三兒指著老兵們反駁:“小李子妳不惦記妳老婆?老陳妳不惦記妳七十歲的老娘?老方妳不惦記妳三歲的兒子?……好啊妳們,要是旅順有信來,妳們別跟我哄搶!”“娃娃兵”與老兵們之間的“唇槍舌劍”,已是維系團隊感情,打破代溝的最好方法。
  看著眾人有說有笑,嶽冬的嘴角也再次浮現出淺笑來。
  “但妳們沒聽說盛軍已經真的有信來了?”壹個不新不老的勇兵鎮東卻說。
  “哪個盛軍?”老陳立刻扭頭問。薛雲開的盛軍固然叫盛軍,而豐升阿的練軍有壹盛字營,也稱作盛軍,故有此壹問。
  號稱“棚中軍師”的潘亮說:“是薛雲開的盛軍,他們最早來的。”
  “對!我也聽說過!”最後壹個沒開口的勇兵石頭接過話茬:“好像是前天的事兒!”
  壹個月雖然很短,但對於崇尚親情的國人來說,至親出征千裏自然是忐忑難熬。故很多人真的如小李子所說,在與親人離別沒幾天就已經托人帶信捎東西去朝鮮,而營房有見及此,也集合了各人的信和東西壹批壹批的派人以輕騎送去,所以沒多久就有信和東西捎來。
  石頭說話後沒人再說話,聽著落下的沈默,眾人心中不能不再次泛起對親人的思念,而這難得壹時的快活空氣也隨之消散。
  沒過多久,遠處的那隊人終於走近眼前,是壹些附近的朝鮮居民。有男有女,但男的多壹些。他們都帶著吃的,有大米、蘿蔔、玉米、蔬菜、雞鴨……還有個拖著牛的。壹些男子也帶著鋤頭等工具。他們也是汗流浹背,但每個人臉上都展現出親切友善的笑容。
  “餵!妳們別過來啊!裏邊危險!”嶽冬眼見他們欲走近地雷區,忙上前擋著他們的去路。
  眾人楞了楞停下。走在前頭壹個老者,雙手作揖,以不流利的中國話說:“呵!我們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聽說左寶貴左將軍是真心幫我們抗擊日寇的,所以欲前來幫手,也帶了點糧食慰勞各位!”然後身後的人都舉起手上的東西,“舂舂舂舂”的嚷著。
  嶽冬身後的勇兵見狀紛紛上前湊個熱鬧。
  左寶貴平日教導下屬,絕不可拿取百姓的東西,哪怕是他們欲報答自己而獻上糧食,之前嶽冬也碰過類似的情況也是斷然拒絕的,哪怕對方是壹番好意,所以嶽冬馬上理所當然道:“左軍門有命令,咱們不可私取百姓的東西,也不可打擾百姓,妳們回去吧!”
  “這……”那老人的臉容開始扭曲,眉毛跳動,提起抖著的手,嘴唇壹個勁地哆嗦:“這怎麽能呢?!妳們千裏迢迢來幫我們,我們出壹份綿力也是天公地道的吧!”老人和這些人在烈日下千辛萬苦帶著這麽多東西走來,還要是自己的家當,本以為嶽冬會欣然接受,誰知道換來的竟然是壹盤冷水,難免動氣。
  嶽冬沒想過老人會如此大的反應,楞了壹楞,趕緊解釋道:“老伯呀……咱左軍門是有命令,要是我要了妳們的東西,或者要妳們幫手,我肯定要受罰的呀!”
  老人吹胡子瞪眼說:“要罰就罰我!我們都是自願的!哪有要妳受罰地道理?!”
  嶽冬楞著,壹時間說不出話。他從來未遇過這樣的情況,之前的只有稍微勸壹下,他們多會“知難而退”,因為他們多是貧苦百姓,物質本就貧乏,獻上的食物也不多。現在這裏的百姓雖然也是十分貧苦,而看著他們帶來的東西,對比他們的衣著,可想而知這差不多就是他們全部的家當了,但他們竟然還是如此盛情難卻!
  此時老人身後像是有人聽懂嶽冬的說話,翻譯了給身邊的人聽,人們聽後開始騷動起來,“舂舂舂舂”的向著嶽冬叫嚷,男的還揮動著手上的工具,像是要動手壹般,嶽冬身後的勇兵見狀馬上拿起鋤頭站到嶽冬身前。
  老人忙叫身後的人冷靜,嶽冬也命勇兵們退下。
  老人見嶽冬有點不知所措,又見他年輕,上前握著嶽冬的手肘,擡起頭語氣稍微放緩道:“年輕人,妳知道他們為什麽這麽憤怒嗎?”
  嶽冬見老人臉上滿是豆大的汗珠,疲態畢露,也註意到他們每個人都是大汗淋漓,想必走了好壹段的路,便說:“妳們走了很遠的路吧?要不……我帶妳們進城休息壹會,然後命人替妳們搬東西回去也可以啊!”
  老人見嶽冬始終不明白自己的意思,苦笑壹聲,搖了搖頭,又擡起頭,眼光和聲音都更是凝重:“年輕人,妳知不知道,這裏的人,每壹個都有親人死在倭人手上……”說著越是激動,眼睛也紅了,捏著嶽冬的手更是抖得厲害,力也越大:“倭人這些年在朝鮮驕橫跋扈,目中無人,現在還占我王都,禁我國王……是可忍……孰不可忍哪!”
  嶽冬心頭壹震。壹直以來,在嶽冬眼裏,還其他這些從“天朝”來的官兵,對朝人不滿倭人的認知,不就是因為倭人“欺負”朝人嘛!但是他們從來都不會去細想,這“欺負”兩字,到底是由多少血淚寫成,遑論會同情他們,或設身處地去感受他們對倭人的仇恨到底有多大。然而這也難怪他們,畢竟在他們看來,自己要離鄉背井來替這個落後貧瘠的藩屬打仗已屬不幸,哪有功夫理會這裏的“土人”本身有多不幸?
  說到親人,嶽冬心裏倏然泛起了無限的同情,同仇敵愾的心情油然而生,也覺得民心可用,便對老人說:“我跟我哨官說說吧!看能不能收下……或者是買下妳們的東西,還有能不能安排妳們幫手吧!妳們先過來這邊休息休息!”然後扭頭對勇兵們說:“妳們都過來幫他們拿東西!”
  “好!”“是!”勇兵們也有所動容,紛紛上前替他們拿東西。村民見狀以為他們終於肯收下,無不大喜將東西交給了勇兵。
  壹行人跟著嶽冬走著。老人也終於開懷,好奇的東張西望四周忙忙碌碌的奉軍官兵,感到這裏的士兵比他們自己朝鮮的士兵的確長進多了,心裏更是踏實,便向嶽冬問:“年輕人啊,妳們到底什麽時候動手呢?”
  嶽冬回答不了,眉頭皺了壹下說:“我也想知道……”
  **************************************
  晚上。
  時間差不多了,嶽冬又在營務處前盤桓,等待壹眾營官哨官和左軍門商議後出來,以打聽最新軍情。
  十天過去了,左寶貴每天都要所有營官、哨官晚上到自己的行轅匯報消息和工事進度,商議軍務等等。現在只有金德鳳的左營馬隊南下黃州,而且沒有什麽消息。欲趕走倭人的話自然就是要大軍南下,但在著急的嶽冬看來,倭人北上似乎也比什麽動靜都沒有要好。
  這時壹眾營官哨官終於出來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