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壹)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34

  十月初的汴河,是壹年中最為忙碌的時間,任何壹座碼頭上,都停滿了船只,不停有船只進來,也不停地有船只離去。再過壹個月就要閉汴口,沒有了水源,汴河在冬天只能靠著雪橇車運送些稀罕的什物,而大宗的貨物,只有現在才能運送。
  不過在汴河邊,不僅僅有裝貨卸貨的碼頭,還有壹架架水車在隨著水流而不停地轉動。
  水車之後,是壹片用高達壹丈的圍墻圈起來的區域。從圍墻內部,當當的錘擊聲密如雨點壹般,而且不止壹道錘擊聲,而是隨著水車的轉動,有著十幾道錘擊聲同時在響著,傳進耳中時,都模糊了起來。
  王雱用手哈著氣,擡頭望天,陰陰的快要下雨的樣子。
  想著又搖了搖頭,這天氣,再冷些就不是下雨了,而是要下雪,多半會是今年的第壹場雪。
  “時間過得還真快。”王雱對著身邊的韓岡說道,“西賊已經沒有余力,鄜延那邊也準備好了。以現在的情況,多半在明年之前分出勝負。”
  “西北二虜都是攻強於守,西賊如今進取無功,退守當然更不會有用。”
  就在七月的時候,西夏國中終於對宋人攻取橫山的圖謀有了更進壹步的反應。梁乙埋點集十二萬大軍,號稱五十萬,以仁多零丁為主帥,南下攻打秦鳳路,希圖牽制宋軍在鄜延路的進攻。
  西夏選擇秦鳳路作為突破口,也是因為在幾年前的橫山戰事中,六盤山的蕃部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可以提供足夠的補給,而不是幫著守軍壹起消耗寶貴的儲糧。而且五月麥收、七月馬肥,這時候南下,更可以因糧於敵,從宋人那邊來補充消耗。
  這壹次的重點進攻,鐵鷂子壹路攻到了甘谷城和籠竿堡下,沿途有六座軍寨被攻破,上千官兵戰死。但黨項人的攻勢也到此為止。作為秦鳳北方防線的核心樞紐,兩座城寨不僅被修築得堅實難摧,而且也集結了足夠多的精兵強將。僅僅破掉了六個寨子,存糧加起來也不過十余萬石,以十萬人馬來計算,這點收獲壹個月都支持不了。黨項人的這番進攻是個賠本的生意。
  同時在甘谷城的防衛戰中,斬馬刀和板甲大放光彩。集結成陣的宋軍在用神臂弓激射過後,身著鐵甲、手持陌刀,只壹擊,就將黨項人引以為自豪的步跋子全數擊潰。而來去如風的鐵鷂子只要離得稍近,就有可能被密如飛蝗的箭矢射落馬下,更是不敢接近宋軍的陣列,只能任憑宋人耀武揚威。
  這壹仗打得黨項人寒了膽,沒能攻下駐軍眾多的城池,這是意料中事。但野戰中也輸得如此之慘,卻是讓他們難以接受這個事實。鐵甲鋼刀再加上重弩,這壹套行頭下來,放在西夏國中沒有百十貫絕對做不到。可從甘谷城派出來出戰的每壹名禁軍士兵,身上都是閃著新磨的銀光。
  大宋壹向富庶,在黨項人的眼中,就是壹頭肥羊。只是這些年來,肥羊的牙齒越來越銳利,每次南下,都少不了要吃些虧。而這壹次南下,不但牙齒利了,連身上的皮都變成了硬甲,這不是吃虧,而是要命了。
  但黨項人攻擊宋人的城寨也不是沒有倚仗,被攻破的幾座寨子,兵力稀少是壹方面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西夏有了出色的攻城戰具:
  他們竟然拉出了配重式的投石車!
  過去黨項不善攻城,許多器械都不知道該如何打造。其中有工匠的問題,而更多的也是他們很少見識到宋人的攻城器械,不知道從何仿效——幾十年的戰爭下來,沒有幾仗是宋人圍城。
  但河州壹戰,霹靂砲上場的次數不少,當時黨項人少不了有探子出沒,也有壹批不肯投降大宋的吐蕃蕃人,翻山去了西夏。那等結構簡單的投石車,只消多看兩眼,就能知道其中運作的原理。用上幾年時間來仿制,壹國之力還是不難的。
  可是當這個消息傳回來,朝堂上下卻是壹片嘩然,連趙頊都坐不住了。
  不是為了西夏,而是為了契丹。
  現如今西夏國力衰退,整體的形勢是宋人進攻,黨項防守,西夏用得到攻城器械的機會並不多,可是契丹人卻是能用得上。
  既然契丹公主如今正做著西夏王後,霹靂砲對遼人來說絕對不再是秘密了。以南京道的漢人工匠們的手藝,他們仿制出威力更大、效率更高,甚至各方面都接近於宋人的投石車的可能性,恐怕是接近於百分之百。
  另外還有飛船,原理天下人都知道,只要費些手工就夠了。大宋這邊的酒樓都能拿簡化的產品出來打招牌、做廣告,遼人多半能做得出來載人的飛船來。
  所以韓岡就有了些麻煩。
  不止壹個人攻擊韓岡求名心切,將國之利器泄露於外。只不過這些攻擊,對韓岡來說僅是些小麻煩而已。
  “契丹、西夏有沒有弓?沒有弩?沒有甲胄?沒有刀槍?他們都有,只要不如我大宋精良罷了。”韓岡當日在崇政殿上回答天子的疑問,“有了飛船和霹靂砲又如何,我們能讓刀劍更為犀利,能讓甲胄更為堅實,也可以做出更好的霹靂砲和飛船來,可以投得更遠,在城中就把契丹的霹靂砲砸毀。可以飛得更高,直接在天空中用勁弩將契丹的飛船射落。大宋的精工名匠,只靠仿效是學不走的。”
  韓岡根本就不將受到的彈劾放在心上,反正逼到最後,他將火炮拿出來就肯定能過關,根本就不需要有半點擔心。而他這番近乎強詞奪理的壹番辯駁之後,趙頊就打了個圓場,讓他將功抵過。
  七月、八月、九月三個月裏,軍器監城內城外兩個廠區,總共打造了五萬三千套板甲,是過去兩年的總產量,十倍於過往,這份功勞,就抵了韓岡所受到的罪名。
  但韓岡不幹了,他可以辭了這份功勞,但他絕不認罪。宣講格物致知的道理若是成了罪名,日後還怎麽推廣他的學術?
  韓岡的態度很是惡劣,不過王安石過去其實也做過這等事。
  因為對壹樁殺人案的判罰有不同的看法,當年正做著開封府推官的王安石與同僚爭辯起來。而後經過朝堂公論,判了王安石輸。按規矩,王安石應該為自己的錯失上表請罪。可王安石就硬是不認罪,拗相公的脾氣在那時候就已經嶄露無遺,而最終的結果則是“詔不問”,就這麽算了。
  韓岡現在為了推廣氣學,同樣是梗著脖子不認罪,趙頊也拿他沒辦法。最後同樣是詔不問,順便將監察禦史們的彈章壹起留中,糊弄過去了。翁婿兩人壹個脾氣,鬧得世人都說他們不是壹家人不進壹家門。
  對於這壹場風波,趙頊心頭也是有點不舒服。他都出面打圓場了,可韓岡還是壹點面子也不給。
  只是處置了韓岡又能怎麽樣?是能讓契丹人不再打造霹靂砲,還是會讓契丹人相信飛船上不了天。既然是挽回不了的局面,強要治罪韓岡,又有什麽意義?不怕讓天下人寒了心,不敢再獻上自己發明的軍器?
  所以趙頊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韓岡。
  這些事已經算是過去了,韓岡也的確依言辭了功勞,王雱無意再說及此事。韓岡願意為了推廣氣學而付出這些代價,從王雱的立場上,也不便勸說。
  軍器監廠區的空氣中,四出飄散著煙灰,這是焦炭大量使用的結果。王雱來得多了,也不以為意。看著壹片空地上正在堆著磚石土料的工匠,王雱笑道:“這是第三座爐子了,不會再倒吧?”
  韓岡無奈地苦笑著:“想來應該不會了。”
  煉鐵爐此時多得很,但韓岡要造的煉鐵高爐有些貪大求全,最近已經倒了兩座,又成了他的壹個罪名。不過現在在建第三座比前兩座足足矮了壹半,只比正常的煉鐵爐大了壹圈而已,多半就能成功了。
  看得出韓岡有些尷尬,王雱又笑道:“不過現在京中官宦人家都開始用焦炭了,也是玉昆妳的功勞。”
  “這份功勞我可不敢要。”韓岡搖著頭,“防都防不住啊!”
  高爐尚未成功,不過在煉鐵時用焦炭倒是有了些成效。礦石、石灰、焦炭壹起煉出來的生鐵並不輸木炭多少,同時煉焦後的產物煤焦油也成了猛火油的原料之壹,讓韓岡有了充分的理由來推廣煉焦工藝。
  不過也是盛名所累,韓岡如今在百工上的名氣越來越大,已經超越了他在醫療領域的名聲,所以等著偷學他的發明,用來賺錢謀利的人數不勝數。焦炭壹出,多少人都開始試用。用了之後就發現,焦炭比起煤炭更為耐燒,且少了煙氣。所以如今汴京附近,就壹下多了許多做燒制焦炭的爐窯,壹幹大戶人家都開始在生活中使用焦炭。
  “就是傳得也太快了,就跟軌道壹樣,才多少日子,就遍地都是了。”
  “這樣其實也好。壹人之智不及眾人之智,等焦炭的使用遍及天下,肯定能會有更好的煉焦手段出來。”
  王雱就很難理解韓岡的想法,完全不把技術擴散當成壹回事,反而是盼著有人學過去,“給西賊北虜學了去終究不是好事。”
  “學去了又如何?能跟大宋比產量不成?”韓岡哈哈笑道,“何況只是些看了就能學會的東西,本來就保不了密的。簡單的東西好學,工藝復雜的手藝,可沒壹樣流傳出去。似是而神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