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中)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41

  瘋了嗎?!
  這是瘋了吧!?
  這肯定是瘋了!!!
  蔡京的腦子裏壹陣嗡嗡作響,仿佛壹群馬蜂繞著腦袋轉悠著壹圈壹圈又壹圈,韓岡怎麽能在這時候發瘋?!
  終生不再入兩府,換壹個終生在京外為官,哪裏可能有這樣的條件?!
  韓岡是瘋了,可自己若是不答應,那就不忠,壹輩子都沒機會了。若是答應了,現在這般辛苦又是為了什麽?
  還是幹脆說朝廷名爵豈能為賭註,侮蔑朝綱無過於此?不行!那根本就是認輸,跟不答應的結果是壹樣。在殿上的哪個都不是蠢人,不會看不出內中的虛怯。滿朝文武,大半會盼著韓岡跟自己同歸於盡,若是看到自己退縮,哪個會饒過自己,放棄上來踩壹腳泄憤的機會?!
  左轉不得,右轉不得,前行、回頭更不行,壹時之間,竟然就無路可走了。
  面面俱到,這的確不像是瘋子會做的事,壹句話就將自己逼入了絕境,怎麽可能是瘋子?
  ……但那是兩府啊!
  蔡京太陽穴上的青筋騰騰跳著,完全理不清韓岡的心思。
  韓岡已經做過了壹任樞密副使,辭過壹次參知政事,下壹回再入兩府,宰相、樞密使就在眼前了!
  蔡相公!蔡相公!
  每次見到蔡確,每次看到清涼傘後浩浩蕩蕩隊伍,天知道蔡京有多盼望何時能有人這麽稱呼自己?韓岡不瘋怎麽會這麽輕易地放棄!?
  而自家不過壹個小小的殿中侍禦史,至於嗎?
  這是完全不對等的賭註啊。只有瘋子才會去做!
  是胡說八道吧?是瘋人囈語吧?
  沒看連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驚疑不定,開始交頭接耳,沒有了維持朝會秩序的殿中侍禦史,都嗡嗡嗡的如同菜市場了。
  其中肯定有希望自己立刻答應下來的,這樣就不用再擔心韓岡了。
  但自己如何會讓他們如意?!
  蔡京瞪大眼睛盯著對面的宣徽北院使,但韓岡直直地平視過來,雙目幽黯,如往日壹般深沈難測。
  不對。不對!
  他哪裏是瘋了,這明明再清醒不過!
  再想想,韓岡素來精明厲害,與他交惡的宰輔,哪個在他面前討過好?就是太上皇,幾次要壓制氣學,最後也還是落到了如今茍延殘喘的地步。
  以他的才智,面對現在局面,肯定能開辟出壹條安全的道路來,這樣的韓岡,決不可能發瘋!
  對的。沒錯!
  眾目睽睽之下,在短短十數息之間,蔡京重新振奮了起來,雙眼復又神光湛然。
  韓岡的話中必然有詐,只要抓住了,就能讓他再無顏留居朝堂。
  ……
  “只要殿院肯終身在京外為官,韓岡終生不入兩府亦可。”
  韓岡的話聲震動殿庭,傳入了趙煦的耳中。他眼睛眨巴了兩下,模模糊糊地明白了壹點。
  韓學士是在賭咒發誓,只要那位叫蔡京的禦史日後壹直在東京城外做官,韓學士就不入兩府。
  這兩府,應該是政事堂和樞密院吧。
  韓學士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就是不做宰相了?
  趙煦吃驚得差點就想站起來,父皇莫名其妙地就再次發病,讓趙煦根本不想看到韓岡做他的宰相。
  他向後倚了壹點,側臉看身邊。禦座壹側,安排了壹個能幫忙解說的內侍,是隨侍趙煦的馮世寧,讓他對朝臣的話有大概的理解,同時更是在監督趙煦的儀態,不讓他在殿上犯下錯誤。
  “馮世寧。馮世寧。”
  趙煦小聲地叫了兩聲,但馮世寧好像是怔住了,沒有反應。趙煦再調臉看看另壹邊,側後處的簾幕後,也同樣安靜,似乎也都怔住了。
  趙煦看了看臺陛之下,文武百官都是在發楞,而後竊竊私語的才逐漸響了起來。
  應該就是這樣沒錯。
  也就是說,只要蔡京答應下來就行了。
  蔡京是忠臣,他肯定會答應的。
  快答應啊!
  怎麽還不答應?!
  趙煦端正的坐姿也變得前傾,緊緊握著拳頭,恨不得撬開蔡京的嘴,讓他答應下來。
  ……
  小皇帝並不知道蔡京正在全力轉動腦筋。
  殿中侍禦史的思緒正風馳電掣,飛速地搜檢韓岡話中的漏洞和重點。
  沒過多久,蔡京終於笑了。
  原來是這麽壹回事。
  “所謂宰相。”他慢悠悠地開口,“三代曰冢宰,春秋、戰國曰相。秦曰丞相,漢為相國、司徒。南北朝時,官制混亂,中書、尚書、門下、仆射皆為宰相。唐時則為同中書門下三品。至武周,又曰同鳳臺鸞閣三品平章事。而今之宰相,須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方為真宰,又有樞密使分宰相兵權,故而有兩府之謂。”蔡京瞇起眼睛盯住韓岡,“宰相之稱如此多變,蔡京倒想問壹下韓宣徽,十年之後,可還有兩府在嗎?”
  多少朝臣恍然大悟,韓岡這是玩弄文字伎倆,以他的能力,加上太上皇後的支持,十年之內將兩府改換名稱又豈是難事?
  而且之前蔡京還說韓岡不在西府,卻預西府之事,是有實而無名的樞密使。若是日後韓岡在宣徽使任上處置朝政,宣徽使也就是宰相了。那時候,韓岡的確不入兩府,但他依然是宰相啊。
  只是章惇和蔡確交換了壹個眼神,同搖頭,完全不對。
  蔡京他太不了解韓岡了。
  韓岡在意的只有壹件事,就是氣學,宰相、樞使的權位,在他的眼裏根本不算什麽——至少是現在如此。
  這就是韓岡為什麽幾番違逆太上皇,又跟王安石鬧得不愉快的原因。
  也正是他為什麽能夠輕易地辭去樞密副使的原因。
  心不在此!
  韓岡果然是直面蔡京,眼神凝定,不稍移半瞬,“誓者,約束也。小人為誓,或是反口復舌,又或是在字詞上喋喋不休,以為背誓之由。而君子之誓,壹諾千金,卻沒有鉆字眼的道理。如果殿院覺得韓岡沒說明白,那就再確定壹點:只要殿院肯終生在京外為官,韓岡終生不掌文武大政。天子、聖母、百官,皆在殿上,盡可作證,以約束韓岡。”
  韓岡的話,打碎了任何僥幸之心。宰相之權,就在於“總文武大政,號令所從出”。韓岡明明白白地說他放棄了,只要蔡京願意犧牲自己在官場上的未來。
  蔡京的臉色在剎那間失去了血色,變得臉青唇白起來。
  只是沒過多久,他就咬起牙。
  不入兩府,不做宰相。才三十歲的韓岡竟然敢於拿出這樣的賭註,可見他本人也是有壹股子瘋狂的賭性在。
  不過韓岡有賭性,難道他蔡京沒有?
  韓岡既然敢拿著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的宰相位置在賭,他蔡元長區區壹個殿中侍禦史又如何不敢賭?!
  只要名聲還在,壹切皆有可能。日後的時間長得很,肯定有翻盤的時候。
  前後盤算清楚,蔡京揚眉望著韓岡:“既然宣徽如此說,蔡京便舍命陪君子又如何?為皇宋基業,蔡京又何能退讓?就是辭官復為布衣又如何?”
  蔡京終於拼上了,賭性重,又敢拼命,再有些能力,這樣的人,躥升起來肯定不難。
  對這樣的蔡京,韓岡只回以冷冷壹笑,“到現在才應承,殿院妳這是忠心?還是算計明白了?”
  蔡京臉色變了,冷聲問:“宣徽此是何意?”
  韓岡搖頭,冷笑道,“忠者。敬也。從心。中聲。發自於心,表之於行。心動、意動、行動,此當是瞬息間事。如果殿院真的是壹片忠心,方才為何會猶豫那麽久?”
  越是聰明,想得就會越多。韓岡突然提出來的條件,誰聽了都不會相信,接著就會認為韓岡有什麽詭計在裏面。
  不要說以蔡京的心性會這麽想,就是滿朝文武都會這麽想。
  腦子裏轉著這樣的念頭,如何還能壹口應承下來?
  越是聰明的人,想得就會越多。腦筋轉折的時間越長,耽擱到時間就會越久。
  對於韓岡來說,只要有幾秒鐘的猶豫就夠了。
  殿上的哪壹個,能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反應過來?不可能會有的。
  韓岡擡眼看看上面,這話有些絕對了,如果是那位小皇帝倒是很有可能。
  韓岡之前可是分了壹份心神在臺陛之上,畢竟太上皇後今天太能拖後腿了,好不容易才有的反擊機會,保不準又會給她破壞掉。也幸虧這樣,否則就見不到小皇帝突然更為挺直的腰背,繼而向前傾身的動作。
  看起來這位小皇帝真的很聰明,心思也重。
  只是聰明歸聰明,人心詭詐還是差了許多。以他淳樸的性情,換做在蔡京的位置上,壹個點頭,韓岡可就是作繭自縛了——雖然也沒什麽。
  能做宰相當然很不錯,做不了卻也沒什麽。處理政務、軍事的是兩府,是宰相、參政、樞密,但控制朝堂的呢,壹定要兩府嗎?壹定要手中握著明確的權力嗎?
  絕非如此。
  拿著自己根本不在乎的東西,去跟別人賭他的性命,有誰會太過在意輸贏?
  “……宣徽想要食言?”蔡京臉色鐵青,心中卻暗自竊喜,韓岡果然是退縮了。他既然這麽做了,自己就是最大的得利之人。
  可韓岡,神色嚴肅:“即便是與殿院之諾,韓岡也不會有所反復。不論殿院今日是發自於忠心,還是發自於私心。”
  這個交換不是韓岡發了瘋,而是韓岡現在根本就不在乎兩府,卻在乎以後可能會壞事的蔡京。
  為了讓蔡京做不成日後的蔡太師,有事沒事,先栽個罪名再說。
  出京和出京是不壹樣的。
  “極為光耀”的出京和變成佞人出京,對蔡京來說那完全是兩回事。
  但其余大臣只會在意能不能拿蔡京逼著韓岡不入兩府,至於蔡京的名聲,好也罷,賴也罷,誰去管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