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42

  送走了韓宗儒,蘇頌和韓岡都沈默了下來。
  方才還是妳來我往的池畔水榭,重又恢復了寧靜。
  蘇頌沒有了垂釣的興致,只望著池中清水。
  韓岡走到小桌旁,給自己倒了壹杯涼湯,端著杯子轉過身,就聽見蘇頌壹聲嘆,“不意韓家竟有此人。”
  韓宗儒的外形並不討好,但能在《自然》上發表論文,能與蘇頌、韓岡坐而論道,不見虛怯,是少有的能在自然格物之道上真正用心的世家子弟。
  蘇頌如此感慨,也正是他家裏,卻找不出壹個能在格物致知上用心的兒孫。
  “是真正有格物頭腦的,少見的很。”
  去浮華,絕臆測,本於實,論證有據,邏輯有理,《自然》編輯部所接收大多數投稿,都很難做到這幾點,很多人不在內容上下功夫,卻多在文辭上做文章。
  韓岡能記得韓宗儒,除了出身之外,更是因為他的論文內容翔實,條理分明,壹次比壹次更加符合稿件的需要。
  蘇頌道:“也不知他回去能不能說服玉汝、持國。”
  韓岡抽了張椅子坐了下來,就像在自己家裏壹樣子自在,“有他不多,沒他不少,若能配合,自是最好,不願配合,也無所謂,只要不學文彥博。”
  蘇頌微微苦笑了起來。
  韓岡對上京元老們的態度是壹貫的。
  若是能夠立場堅定地站過來,那當然是最好的。
  如果心有猶疑,韓岡會盡力說服,仍舊不願意,他也不會強求,求同存異的肚量韓岡還是有的。
  只要不成為麻煩制造者,什麽樣的情況都能容忍,本來就是壹件有商有量的事,要讓天下人心服口服,兩府都不願做得太難看。
  可要是像如今的文彥博壹般,那韓岡只能說,容忍是有限度的。
  真要比起下限來,掌握刀槍的總比只有筆桿子的更要強出那麽幾分。如今的政事堂,更是壹手刀槍,壹手筆桿子,壹旦放下顧慮,那就沒有任何下限需要遵守了。
  “可惜韓子華不在了,否則哪有這番計較。”蘇頌又嘆道。
  韓絳若還在世,靈壽韓家必然會配合得很好,絕不會首鼠兩端。壹邊想占便宜,壹邊還想不濕腳。
  韓岡道:“五、六自不如三。”
  蘇頌回頭看了韓岡壹眼,搖頭笑笑,這壹位也是韓三。
  “韓季柔不差。”停了壹陣,蘇頌忽地又道。
  韓岡點頭,“談到後面,他應該是想明白了。只要他有那份心,我等自然會助他壹臂之力。”
  蘇頌也點了點頭。
  韓宗儒今日的表現,讓人比較滿意。能夠貼近氣學,更是難能可貴。而且他的家世也能加分。
  以靈壽韓家的實力,肯定要占壹個大議會的席位,與其讓立場不定的其他韓家子弟,還不如用理念更加接近、也更需要政事堂幫助的韓宗儒。
  蘇頌道:“也希望他能早點拿到壹個諸科出身。”
  沒有壹個出身,那就什麽都做不了。
  “大議會不可能壹蹴而就,等他幾年也不難。”
  有政事堂撐腰,韓宗儒要是拿不到壹個諸科出身,那就是笑話了。
  看了看天色,韓岡起身對蘇頌道,“時候也不早了,子容兄,韓岡這就先回去了。”停了壹下,“學會的事,就拜托子容兄了。”
  “玉昆放心,這事就交給老夫好了。不過北面的事,可就要玉昆妳和子厚多費心了。”
  韓岡笑容深沈起來:“等明天得知,朝廷要調動三萬禁軍北上,潞國公不知會笑得多開心。”
  辭別了蘇頌,韓岡趕在入夜之前回到了家中。
  家裏已經準備好了飯菜,壹家人都在等著韓岡。
  看見韓岡,妻妾都是眉開眼笑。
  周南、雲娘上來幫韓岡更衣,素心拿著手巾幫韓岡洗手洗臉。
  韓岡最近諸事纏身,在家時間看似比之前要長,卻是從早忙到晚,除了早飯,午、晚兩餐都是在外院吃,不免冷落了家人。難得今天撇下其他事去見蘇頌,回來又早,倒是有空陪家裏吃吃飯了。
  換了衣服,稍事梳洗,韓岡正待入座,就只見家丁傳報,“相公,王大府在外求見。”
  韓岡無奈地看了看桌上的飯菜,又看了看臉色頓時陰沈下來的妻妾,“沒辦法,妳們先吃吧,不用等我了。”
  韓岡前腳出門,後頭就聽見啪的壹聲響,“這王居卿,吃個飯都不得安生!”
  葡萄架子又倒了壹地,韓岡也管不了那麽多了,到外院書房見了王居卿,問了壹下,“吃了飯沒?”說著對外又吩咐了壹句,就有人端了幾盤子茶點來。
  看著王居卿小心拿兩根手指拈了壹塊滴酥鮑螺吃了,又小小的喝了壹口水,韓岡才問,“出了什麽事?”
  “文潞公這回私心太重,不顧北虜正虎視眈眈,偏要禍害國事,京中百姓為之義憤,午後就開始有人去文府喧鬧,現在更是將文府前後門都給堵上了。”
  這是意料中事,早壹點在蘇頌家裏,韓岡也從另壹途徑得到了消息。
  遼人屯重兵河北界外,此事與京師百姓息息相關。如果有人影響了朝廷備戰,自不免惹動了京師百姓最脆弱的神經。
  更不用說還有國子監下面幾千士子,從古到今,都是最能鬧事的壹撥人。
  “沒出什麽亂子吧。”韓岡問。
  “下官已經派人去守住了文府前後門,免得當真沖撞了文潞公。”
  “盡量勸散,潞國公三朝宰輔,不管犯了多大的事,體面還是要講的。”
  就像這個世代的歐洲,就算戰敗被俘,貴族也是能保住壹條命。就像大宋的朝堂,士大夫即便犯下大錯,政敵也不會趕盡殺絕。
  身為統治階級,在猶有余暇的時候,總是會給同階級的對手幾分寬余。
  韓岡在報上發問,自知會煽動民意。但他完全沒想過讓義憤填膺的東京市民沖撞了文老國公。
  這個靶子該掛在墻上,可不方便踩進地裏。
  瞥了眼桌上的油燈,韓岡道,“天色也晚了,要是不小心失了火,各方都難看。”
  確定了韓岡的態度,王居卿這就知道該怎麽做了,“下官明白。相公放心。”
  京師裏面,最喜鬧事的不是太學生就是地痞。這些人年紀輕,不缺吃穿,閑暇時間又多,還少顧忌,鬧起事來根本就不考慮後果。
  王居卿在來韓府前,就派人去找了國子監的老師,讓他們把學生給帶回去。
  至於地痞,早幾年都送去西域和雲南了——街坊上有壹兩個不學好的,鄰居壹封狀紙遞到開封府,審問明白之後,立刻就會遠流邊疆,半點情面不講。
  王居卿並不擔心文府周圍的人群能鬧出什麽大亂子來,但還有壹件事,對文府的沖擊更大,“相公,下官還聽人稟報,京師各家行會今日相互訂約,不得與潞國公府上有半點瓜葛。”
  東京城行會三百六,人戶三十萬,沒有哪戶人家哪壹天能不跟行會打交道。
  衣食住行四樣事,樣樣都有行會中。即使最腌臜的,每日的黃白之物,都要靠糞行來收拾。
  要是行會當真抵制到底,文家吃喝拉撒都要成問題了。
  京中行會,壹向都是以官商為主,他們可不擅長義憤,最擅長的是迎合上意。不過看王居卿的樣子,能這麽快聯手起來,開封府在中間功勞不小。
  韓岡反問道,“妳怎麽看?”
  王居卿對此心中得意,“聚眾生亂,官府當管。買賣私家事,官府不當管,總不能強迫人做買賣。”
  文彥博在京師,只是臨時居住,摘得中不會有存糧,更不用說不易儲存的菜肉等物,行會約束下面商家不與文家交易,文家從今天開始,就要斷糧,就是去外面酒店,也會是文家人與狗不得入內。
  見韓岡沈吟著沒說話,王居卿更湊近了壹點,小聲道,“下官知相公顧慮,會命人按點送席面去潞公府上,不會讓潞公壹家餓著。”
  朝廷要顧及元老大臣的體面——這不是為了文彥博,而是所有朝臣——但沒有義務去填飽宰相家的仆人的肚皮。
  文彥博此番上京,雖雲輕車簡從,可隨行的仆役還是十倍於主人家。幾十張嘴嗷嗷待哺,就是文彥博把開封府送去的席面都分下去,也填不了只吃壹日兩餐的肚皮。
  這麽做的確是折騰人的好手段,而且在外面看來,元老重臣的體面也得到了保全。控制了朝野輿論的韓岡,可以盡情地笑話文彥博自作自受,贊許京師百姓重氣守義。
  韓岡考慮了片刻,道,“潞國公的俸祿分壹半,該從京師發。”
  民間的義憤不能潑冷水,王居卿和京師壹眾行會的效順之心也該鼓勵,不過韓岡還是不喜歡借用這些小花招來對付文彥博。如果是敵人,那就是無所不用其極,但文彥博可遠遠不夠資格做敵人,絆腳石而已。
  俸祿並不全是錢鈔,還有很大壹部分是實物,包括糧食,包括布匹絲綢,甚至還包括薪炭和草料,而看韓岡的意思,肯定是不準備讓文彥博府中餓著。
  壹邊潑著臟水,讓文彥博受天下人唾罵,壹邊把自己的手洗得幹幹凈凈,事情也做得漂漂亮亮,只是未免有些畏手畏腳了,在王居卿看來,做得更狠辣壹點也沒什麽關系。但既然韓岡做出了決定,他也不會不識趣地反對,他問道,“那行會那邊怎麽辦?”
  “買賣私家事,官府不當管。”韓岡將這件事放下,“已經收到樞密院的公文了吧。”
  “收到了。”
  提到此事,王居卿眉心就皺了起來。
  今天白天兩府剛剛作出決議,從明天起,駐紮在京師內外的十數萬禁軍中,將調出三萬北上,協防河北。作為開封知府,王居卿的任務不輕,但他在意的不是身上的重任。
  能被選調北上,必是精銳無疑。精銳調離,京師空虛,這風險可就大了。方才見面先提文彥博的狼狽,就是想要讓韓岡開心壹下,然後才好勸諫。可現在,看來計劃是行不通了。
  從王居卿的表情上看出了他心裏的顧慮,韓岡解釋道,“總得走這麽壹遭。要是調動壹點兵馬就擔驚受怕,日後真的要打起來了,難道還能屯著兵馬不放手?遼國定然也會知道這邊的情況,如果給耶律乙辛壹個錯誤的認識,日後可就會麻煩不斷了。”
  這壹次兵馬調動,就是告訴世人,即使囚禁了皇帝,控制了政權,兩府也壹樣不怕動刀兵。“清君側”、“黃袍加身”之類的事,即使發生了,朝廷也能鎮壓得下來。而朝廷,也是穩穩地將兵權控制在手中。
  “這是給遼人看的,也是給天下人看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