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42
哐。
玻璃盞砸碎在墻上,葡萄酒漿染紅了半幅白墻,如同血染。
趙仲惠穿過噤若寒蟬的妻妾仆婢,跨出門去,丟下壹句話,“收拾幹凈。”
他已經三天沒敢出門,也沒敢與他的那些朋友相互交流。這讓趙仲惠心中十分煩躁。即使走在自家人人稱羨的後花園中,趙仲惠的臉色也是仿佛能凍住池水壹般。
假山、花木與池塘交融壹處,樓閣、畫舫、亭臺,在池水畔錯落布置,來自大家手筆的花園,幾年前還是六戶人家共有,不過現在就只有趙仲惠壹家了。他的兄弟們都搬到了新城外的敦睦宅居住。
都堂在待遇上對宗室很大方,他們在新城外,另設了敦睦宅,用來安置越來越多的宗室。
睦親宅修起已有幾十年,早就不敷使用。當壹位分配了壹間大宅院的宗室過世,往往就是七八個兒子將壹座府邸瓜分。家家戶戶都住得緊巴巴的,天天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吵上幾架,兄弟因此反目的情況很多,朝廷的臉面上很是難看。
不過敦睦宅修起之後,各家的住宿就寬松了許多,住得遠了,反而關系近了,兄友弟恭看起來壹派和睦。
但對於都堂,趙氏宗親的反感依然是壹日甚過壹日。都堂的舉動,被他們視為收買人心,根本不需要感謝。
說起來也的確如此,都堂對宗室的優待,是做給世人看的,從來沒指望得到這些趙氏親族感謝。
除了很少壹部分之外,其他宗室都憤恨於都堂將趙氏摒除於權力之外,更恐懼有朝壹日謀朝篡位,趙氏地位不保,即便都堂給予他們多少好處,即便其中很大壹部分比過去要富足許多,依然滿腹怨言。
故而趙仲惠才會時常與壹幫人混在壹處,壹天到晚都在詛咒都堂早日而亡。換個說法,就是壹群敗犬在壹起互舔傷口。
前些天,都堂前的學生鬧事,接著又當著都堂的面開了壹槍,手筆讓人驚嘆,壹想到都堂中壹眾叛逆的臉色,趙仲惠就興奮不已。
整件事的起因經過,趙仲惠很清楚,但主使者是誰,就不那麽明了了。反對都堂的人數不少,通常是五六人、七八人、十來人組成壹個小社團,就如詩社、茶會、酒會壹般,社團之間往來很少,只有偶爾交流壹下消息。
他只知道那幾天的集會中,所有人興奮不已,說啊說的,恨不得那些學生立刻沖擊都堂,然後被殺得血流成河,讓都堂失了天下士民之心。
而集會的召集者,他的壹位堂叔,更是隱晦地說了壹下這件事是有人在背後推動,而且那人地位很高,壹向對皇宋對天子忠心耿耿,只是因為章韓二賊勢大,不得不暫且屈身事賊。
他堂叔並沒有透露那人的身份,趙仲惠和其余人也都沒有去追問——如此忠貞之士萬壹泄露了身份,有所差池,豈不是讓人扼腕終生?
想來必然是世受皇恩的簪纓世家出身,與那等寒酸涼薄的瘺人之子決然不同。
只是在開槍的那壹天之後,趙仲惠就不敢隨便出門集會了。
讓他去罵壹罵都堂可以,或者聲勢起來之後,跟著人渾水摸魚也行,但真要讓他出頭對抗都堂,趙仲惠還是不敢,自家性命自家要珍惜。等到外間事了再行集會,這壹次讓都堂灰頭土臉的事,完全可以開心的說上壹年。
只是悶在家裏,先是聽說河北贏了,又聽說遼國皇帝逃竄回國,趙仲惠心裏的火就按耐不住。
再接著又聽說槍給找回來了,人犯的身份也暴露了,開封府中最有能力的爪牙已經追蹤到了開槍的義士,很快就能抓捕歸案。
趙仲惠的脾氣就像是火藥桶,只要有點火就能給爆了。
如果能像尋常壹樣能與人壹起痛罵都堂,再罵兩句耶律乙辛的無能,火氣還能消退壹點,只是在家裏面,哪裏也無從發泄。
繞著池塘走了壹圈,傍晚池畔清風徐徐,柳枝青翠,鳥聲婉轉,趙仲惠的心情稍微好了壹點。
壹名仆人從匆匆而來,對趙仲惠說了幾句,趙仲惠點頭道,“讓他進來。”
壹人很快被領到趙仲惠的面前,是他壹位族兄家的都管,也是同壹社團的同伴。
“五兄可還安好?”趙仲惠問道。
“勞郡公顧問,主人起居如常,壹切安好。”都管言辭有禮地回了壹句。
“妳今天來,可是五兄有何吩咐?”
都管壹瞥左右,上前半步小聲道,“主人命小的來報與郡公,那賊子要祭告太廟了。”
趙仲惠頓時臉孔扭曲,稍稍好轉的心情登時又壞了幾倍,他咬牙切齒,“趙!世!將!憑他也配!”
都管低頭,壹聲不吭。
自從之前濮王府壹系被清洗之後,沒有哪位宗室還敢對趙世將就任大宗正之職有所不滿,至少是不敢當中有所異論。
但是在人後,太宗皇帝的血脈,自然會對太祖後裔成為大宗正而怨聲載道。
從趙仲惠姓名之中的壹個仲字,就可以知道他屬於太宗壹脈,與熙宗皇帝同輩——熙宗皇帝舊名仲鍼,即將登基時,才改名趙頊——對趙世將的感觀可想而知。
趙世將如今奉承都堂,簡直都忘了他是趙氏子弟,這壹回遼國不過是在河北兵鋒小挫,他就忙不叠要去太廟為那群賊子吹捧,河東慘敗不提,河北的戰事也還沒結束呢!
“舔人股溝子的豬狗,沒臉皮的老畜生,背父忘祖的賤骨頭。”
連番汙言穢語,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來自於壹位自幼讀書的郡公之口。
痛罵了壹番,趙仲惠氣息稍平,他虎著臉問都管,“五兄還說了什麽?”
都管低頭,“主人請郡公過府壹會。”
趙仲惠皺著眉,“之前不是五兄說的嗎,這兩天都不要隨便出門。”
都管道:“主人知道,所以特意安排了車子,停在後門口。只是要郡公跟平常壹樣,稍改壹下裝束就好了。”
“好,等吾更衣。”趙仲惠都沒多想,壹口應承,他在家中待得煩悶,早想出門去了。
夜色漸濃,換了壹身仆傭的裝束,趙仲惠孤身壹人的悄然從後門出來。門口壹輛車廂低矮窄小的四輪小車,車廂上的油漆斑駁,色澤黯淡,跟外面尋常可見的載客車看不出任何區別。連拉車的馬匹,都是用了有氣無力、毛發稀疏的老馬。
“什麽時候置辦的?”趙仲惠問。比之前看到的車子,還要更不起眼。
“才買下來的。”都管為趙仲惠打開門,讓他上了車,然後跟了上來。
“郡公見諒。”都管側著身子,在對面坐下。
前面的壹聲鞭響,馬車搖搖晃晃地開始走了。
比起家裏將作監所造的馬車要顛簸了不少,但趙仲惠完全能夠忍受。
他現在正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跟那些同伴會合,壹同宣泄這幾日在家裏悶出的郁氣。
他甚至還在想著,等會兒集會時是不是提壹下,給都堂多添添亂。比如趁勢煽動壹下東京士民,要求都堂繼續北攻遼國,攻下遼陽,攻下臨潢,殺光契丹,看看都堂到底是做還是不做。
車廂中窗簾拉起,掩著車窗,看不見外面,但能聽到周圍喧囂聲漸大,顯然是進了壹處街市。
“好像路不對。”趙仲惠說。
都管道,“如今都中管得比之前嚴了,必須要在人多處多繞兩圈,如果有人跟蹤,很容易就被甩掉。”
“小心點好。”趙仲惠點頭,繼續安靜地等待。
將都堂被民情所挾不得不出兵北上,最後慘敗而歸的窘相,在腦海裏編織了三五遍之後,趙仲惠忽然發覺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馬車繞的圈數也已經遠遠不止兩圈了。
他猛地掀開窗簾。夜幕下,周圍壹片黯淡,遠處能看見壹個深黑色的剪影,那是大圖書館的位置。
不是好像,根本就不對路。
“停車!”趙仲惠厲聲叫道。
但完全沒人理會,馬車還在繼續向前。
“停車!”趙仲惠用力瞪著對面的都管。
都管安然坐著,臉上的謙卑換成了冷冷的譏笑。
“停車!”趙仲惠又踢又撞,但車門紋絲不動。堅固得不像是壹輛粗制濫造、成本低廉的舊車。
都管冷眼看著,帶著嘲諷,“不要踢了,都是鐵的。”
都是鐵的?!
趙仲惠的瘋狂壹下停住了,他緩緩地轉過頭,看著都管,充滿怒意地吼道,“給我停車!”
“郡公,少安毋躁。”都管心平氣和地說著,探出壹只手牢牢卡住趙仲惠喉嚨,手上傳來的巨大力道幾乎讓他閉過氣去,“馬上就到了。”
恐懼和驚訝,讓趙仲惠壹時忘記了掙紮。他瞪大了雙眼,看著眼前帶著陌生表情的熟悉面孔,在府邸中做二三十年差事的老仆,突然間就變成了壹副殺人放火的強賊模樣,甚至還敢對自己動手,這是在做夢嗎?
他瞪著都管,馬車這時慢了下來,壹座建築進入窗口,那是……
禦史臺獄!
……
“聽到什麽了?”艾虎突然揚頭問道。
“沒有。”丁兆蘭斷然道。
寬敞的大號馬車中,開封府的名捕頭緊緊盯著對面的三人。白澤琰、智化、艾虎,之前逃離的三名人犯,現在正與他同在壹輛馬車之中。
方才只是壹輛馬車相錯而過,雖然裏面穿出來的聲音有些可疑,不過那是行人司專用的馬車。外觀與市面上最為常見的客運馬車別無二致,但丁兆蘭僅僅是分心對外壹瞥,就分辨出來了。
最近的調查中,丁兆蘭對行人司在案件中扮演的角色越發地懷疑起來,也找到了幾條新線索,剛剛過去的車子或許也有相應的線索。
但丁兆蘭現在的註意力都在車中其他三人身上,完全沒有多余的精力去分心旁顧。
“丁捕頭,別那麽緊張。”智化和尚笑著,試圖安撫丁兆蘭,“我們可是自願自首的,不會與妳為難的。”
“是啊,是啊。”艾虎猛點著他光光的腦袋,又試圖去推開窗戶。
“別動。”丁兆蘭盯著他,“老實點。”
智化和尚道:“丁捕頭,通融壹點,車裏太悶,透透氣。”
“俺已經夠通融了,不拿鏈子鎖了妳們,還讓妳們坐車。”
艾虎叫道:“要真是通融,就送我們去相府。韓相公壹向公正廉明,肯定不會冤枉無辜的。”
丁兆蘭冷笑:“做什麽失心瘋,真當俺是蠢人,要是讓妳們去了相公府上自首,外面還不要傳說是相公指使妳們的?”他冷哼著,“老老實實去府衙,只要能抓住首惡,立下功勞,自然能饒了妳們的性命。”
智化和尚合十念叨:“阿彌陀佛,和尚可是冤枉的。”
“冤枉不冤枉俺不知道。”丁兆蘭瞥眼看了看上車後就壹直沈默地望著窗外的白澤琰,“俺只知道抓這位白公子的時候,和尚妳就在旁邊……還抽了刀子。”
智化和尚又念了句佛號,“和尚是被逼無奈。”
丁兆蘭搖頭:“俺只知道和尚妳拔了刀子,其他俺可不知道。”
“妳根本就心知肚明。”小艾虎氣急敗壞。能壹路追到白澤琰的身上,怎麽可能不清楚智化和艾虎根本沒有參與到槍擊案中。
丁兆蘭嘆道,“是與不是,不是俺說得算的,得讓相公和大府相信妳們才是。”
他又對白澤琰道,“白公子,妳可是想好了?”
“忒多廢話。”白澤琰從窗外收回視線,“我要是不願,妳能勉強得了我?”
雖然前途莫測,但已經暴露了身份的他,不想牽連家人,就只有設法彌補之前的過錯。
或許還有壹線生機也說不定,只要能將自己掌握的消息傳出去。
……
夜已深。
壹封急報送到宿直都堂的韓岡面前。
“南康郡公趙仲惠招供了,煽惑士子、收買槍手這兩樁事皆他所為,同謀的還有譙國公宗辯,榮州防禦使仲傑等六人。可惜他身子虛弱,招供到壹半就突發疾病,搶救無效,死了。”韓岡將收到的消息草略地念給章惇,然後對送信而來的信使搖頭道,“才壹個時辰吧,人就這麽沒了?虧禦史臺也敢答應妳家樞密。”
信使只是呂嘉問的親隨,被安排做聯絡,聽了韓岡的話,也不知該怎麽回話,只能訥訥地站著。
別看禦史臺獄名氣那麽大,實際上因為裏面關的都是官人,住宿條件、飲食水平,都比京師之中壹般水平的客棧都要強出許多。不說全都是單人間,鋪設床鋪的稻草都是每日更新,只吃飯喝水,潔凈二字比外面的酒館都還要講究。
而且臺獄中審問犯官,是嚴禁施加肉刑,棍棒皮鞭夾棍之類的刑具壹概不許使用。壹旦有所違背,被曝光之後,就算是宰相,也保不住臺獄中人。即使沒有加刑,只要臺獄有人犯病亡,當事的臺官、獄官都少不了要受懲處。
故而獄中待人犯,總是小心謹慎,臺獄中出人命的事,幾年都難得壹見。
“或許是意外。”同樣值夜的章惇代為解釋,“這裏的趙仲惠是壹個,前面的趙宗枅也是壹個,招供的內容都差不多,也沒說兩個都死。”他帶著玩味的笑,有幾分好奇,“望之也算有能耐,壹個個招供得倒是挺快。”
信使道:“回相公的話,就是拿勺子弄些泥漿汙物,在水裏飯裏攪壹攪,強灌下去,就沒有不肯開口招供的。”
章惇皺眉,這種審案的方法,簡直是兒戲了,“命都要沒了,還在乎壹點臟?”
韓岡倒是理解了。
在臺獄中好吃好睡,又無重刑,平添了讓人犯認罪的難度。不過入住的官員們,通常是認罪很快的。也沒有別的原因,只是落差二字,就讓養尊處優的官員無法適應,最後被熬得很快招供。
他對章惇道:“沒命要等判決後,臟東西可就在眼前了。”
韓岡不知道這是另壹段歷史上,新黨曾經用來對付敵對派系的手段,不過這種手法,也只有在禦史臺獄中才派得上用場。換作其他監獄,上刑具更加幹脆利落。
“就讓呂望之就留在臺獄中了?”韓岡問章惇,“府獄還有好多空獄間,正等著人來住。”
“回頭我會跟望之說的。準備流放的輕罪犯人就送到府獄去,那些犯了重罪的,還是放在臺獄吧。”
開封府的監獄,犯人流動速度很快。刑案之中該殺則殺,不該殺的,或流放或小懲開釋,府獄中的犯人平均系獄時間不會超過壹個月。
因為對犯人的處置速度太快,開封府這幾年甚至還曾經還出現過兩回長達半個月和二十天的府中獄空的情況。
放在過去,這是能給天子報喜的祥瑞之兆,知府也能就此打通登天之階。
但如今開封府中的犯人,最輕的抽上幾鞭子就放人,最重的就上菜市口,剩下的無論輕重罪,只要定罪了,基本上都是送去邊疆開荒。如此制度下,想炫耀壹下府中獄空的祥瑞,不知會怎麽被京城士民嘲笑。
信使離開,韓岡折了壹下信箋,放到了桌上。
章惇對他笑道,“望之看來是真心改過了。”
韓岡則搖搖頭,“到底是真心,還是敷衍,甚至推卸,還要再等等看。”
如果呂嘉問是壹開始就大張聲勢,到處抓人,弄得京師人心惶惶,這就是證明他想要自己撇清自己,把責任往都堂、往宰相身上推。畢竟他敢這麽做,正常的人都會認為是奉了宰相的鈞令。
那樣的話,章惇和韓岡就得毫不猶豫地將呂嘉問給處辦了。
但如果是壹個人壹個人地抓,慢慢來,盡量減小風波,那韓岡和章惇還能容許他壹個體面的結果。等壹切結束之後,就安安穩穩地退下去。至於指望保留權位?天底下可沒那麽好的事!
看見韓岡毫不容情的態度,章惇嘆了壹口氣,“希望望之不要壹誤再誤。”
“希望他不會。”韓岡說道。
這壹回讓呂嘉問做的就是大清洗的差事,不論有罪無罪,是否牽涉其中,只要看起來有點關聯,就抓起來。即將離開的韓岡需要壹個幹凈的京城,即將掌握大權的章惇需要壹個幹凈的京城,即將展開的對遼攻略,同樣需要壹個幹凈的京城。
怎麽打掃幹凈,就看呂嘉問賣不賣力了。
稍稍議論了壹下,韓岡和章惇各自埋頭公事,即將大舉攻遼,壹時間事務比尋常多了數倍,因而兩位宰相近幾日才需要同時留在都堂。
只是壹刻鐘之後,另壹個消息從開封府衙傳來,讓兩位宰相放下手中公務,面面相覷。
“白澤琰自首了?”章惇驚訝不已。
還是丁兆蘭帶著他們去的。
就連韓岡都不知該如何評價了,“還真是本事。”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既然做出了大清洗的決定,案件的結果也就無關緊要了,如白澤琰這位槍手,或殺或放,根本就不放在宰相們的心上了。
壹切的重心還是在北方。